当前位置:九力公文网>专题范文 > 自查报告 > 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14篇

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14篇

时间:2022-11-16 20:30:02 自查报告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14篇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14篇,供大家参考。

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14篇

篇一: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科学化、现代化。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使物的要素和人要素有机结合,即管理是使潜在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

  (二)论述题(40分,任选1题。要求观点正确,且论述充分)

  学号:XXXXX姓名:XXX

  层次:专升本

  1.试述如何抓好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答:首先,改革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1)改革教育思想,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创新教育观念。

  类别:网教专业:公开课2015年11月

  首先,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着力培养“四有”新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三个面向”的核心。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

  课程名称【编号】:《邓小平教育思想》【0001】A卷

  要按照“三个面向”的思想,搞好教育改革,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其次,确立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观念,培养创造性人才。教育要着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应当是

  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总分评卷人

  包括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和智能素质在内的全面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培养创造性人才。2)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

  得分

  下,全面改革教学内容。首先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必须以社会的需求,学科体系的要求和有利于学生

  成才为基本点,以现代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学校的最新知识体系为内容,以全面提高学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生素质为核心,促进学生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及其学生个性的发挥。其次是教材改革。教材是提高教学质

  (一)简答题(每小题30分,任选2题共60分。要求要点完整,且需必要阐述)2、简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基本内容

  答:中国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十分明确,这就是1987年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

  第一步目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

  第二步目标,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这也已在1995年提前完成;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必须抓住牵动全局的关键问题,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海河经济、海洋经济、优势产业、区县经济、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两条基本途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改革要突出一个"活"字,激发全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力;开放要突出一个"争"字,争项目、争资金、争技术、争人才、争市场。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一个根本保证: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量的关键,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其次,改革教学的教学方法:1)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许多

  新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过程。学校应当不断地将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积极发展电化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方式,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2)改革教学方法。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由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其次,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应当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情况,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第三,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老师要注重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让不同程度和不同爱好的学生各有所得,各有所成。第四,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老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常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第五,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改革考试制度和方法。改革考试制度和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指出:“要认真研究、测验、改革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来。”改革考试制度和方法必须围住传统考试观念。首先要使考试目的服从于、服务于教学目标。在考试内容、形式和评分、评价等环节上都要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其次,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就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通过考试,巩固学生学习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考试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关键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首要的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

  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了它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

  和速度上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在经济结构、劳动结构、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发生

  了变革。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以空

  前的规模和速度进人生产,使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它自身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

  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因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的进步,扩大了劳动对象

  -1-

  -2-

篇二: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为广大党员干部扎实作风、持之以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越到脱贫攻坚的决胜关头,越要以决胜心态精准发力、真抓实干、驰而不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必须真抓实干,贯彻精准扶贫要求,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精准发力,扶真贫、真扶贫”。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党员干部更应该时刻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始终保持饱满如初的工作热情、拼搏如始的蓬勃干劲,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用高度的责任感肩负起脱贫使命,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善始善终站好胜利前的最后一班岗。

  关于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离不开党员干部慎终如始,冲锋在脱贫攻坚—线,迎难而上、奋力拼搏。

篇三: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这样1986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总结了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把精神文明建设以党的决议形式列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确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党组织和党员的责任等问题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和阐述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形成阶段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基本形成阶段。党的十二大的召开,标志着全面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这次会议后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纲领的指引下,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迈出了重大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我们党对本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继续得到充实和发展,对这个理论体系的认识进入到了对其若干思想观点的具体分析和深入概括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全面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12个方面。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我们党在这一阶段所取得的思想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出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二大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以此为标志,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迈出了重大的步伐,全面改革的格局基本展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1984年到1986年成为邓小平论述改革开放这个基本国策最多的时期。在这期间的一系列讲话、谈话中,他提出了改革的性质、意义、原则、步骤、范围等重要观点。在谈到改革的性质时,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代表时说:"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城市改革的开始,则"意味着中国将出现全面改革的局面"。4天后他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又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1985年3月在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科学论断。邓小平一直是将改革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加以强调的。1984年11月,在经济体制改革决定通过后不久,邓小平就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此后,他又多次强调改革对发展生产力的巨大意义。1985年3月7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4月15日,在会见坦桑尼亚客人时说: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已经确立,那么,"从何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1985年7月15日会见外国客人时又说:"我们的开放政策、其他一系列经济政策以及全面的体制改革都是一种试验。如果我们不搞改革,不坚持开放政策,我们制定的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开放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变化。变就意味着没有出路。"同年8月28日,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第一次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了上述思想,他说:"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概括。在这次谈话中,他还说:"城市经济改革就是全面的改革","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同年9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又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为此,党的十三大把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国策。第二,提出以生产力标准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最根本标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对发展生产力有了更高的认识。十二大刚一闭幕,邓小平就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和保证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角度论述了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他说: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

  1

  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到了第二阶段,即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经济高度发展了,物质极大丰富了,才能做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努力搞生产,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从此之后,邓小平一有机会就重申上述论断。同时,为了确保这一主张的真正贯彻,邓小平又把是否有助于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到了判断各方面是非标准的高度加以论证,从而逐步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早在1978年9月在东北视察工作时邓小平就明确提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次年10月他又指出:"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1980年5月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说:"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1983年1月,邓小平在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根据邓小平的一贯思想,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不仅准确提出了"生产力标准"这一概念,而且把它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确立的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的第一条加以论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理论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完整地提出了"三步定"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步骤问题,在1984年以前,邓小平经常谈到的是在本世纪末的目标,即到本世纪末的两个步骤。1984年5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第一次提出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的基础上i到下个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人均达到八百美元。……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我们就可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提出,大大充实了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使之成为一个更为完整的长远的战略方针。同年10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研讨会全体代表时又一次对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目标作了具体的解释,并把最初提出的1000美元改为800美元。这是考虑到本世纪末的时候,中国人口将不止10亿,经过控制大体上要增长到12亿,那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再是1000美元,而是800多美元了。这样的算法,把战略步骤进一步具体化,变成了可以操作的东西。10月22白,邓小平又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小康水平不单是多少美元的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指标,有生活和国力两个方面的意义。他说:"到本世纪末,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从总量说,就居于世界前列了。这一万亿美元,反映到人民生活上,我们就叫小康水平;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的国家。"这就使小康状态乃至整个战略步骤具有了综合发展的意义。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把上述目标概括为"分两步走"的战略,即"第一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3月25日在接见美国客人时进一步阐述了"两步走":的关系,提出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基础、第二步是第一步的发展。他说:第一步"这个目标达到了,就为我们的继续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再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建设,我们就可以接近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国变成小康的中国。……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随后,他又把上述内容概括为"建国一百周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三部曲"的战略。这样,"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就系统化了,成为科学的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蓝图。第四,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这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又在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79年初,陈云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主张允许国民经济中有一部分为市场而生产,由市场来调节。这就在过去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上冲开了一个缺口,代表了当时认识上的一个进步。同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

  2

  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外国朋友时明确表示:"说市场经济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总之"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这个讲话中提出的观点是崭新的和富有远见的,但在十多年后人们才知道这个谈话的内容。党的十二大在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同时,还强调计划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这表明当时的认识在总体上并没有冲破旧体制的框架。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并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靠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提法,比"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提法又大大前进了一步。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把商品货币关系看成是异己力量的传统理论观点,作出了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选择。邓小平对这个决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不同","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说来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实际上已经把计划和市场都看成是调节手段,并强调了市场机制、价值规律的作用,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这表明,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要把计划工作从产品经济基础上转交到商品经济的基础上来。这是摆脱长期教条主义束缚所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第五,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就及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十二大之后,为了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又反复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问题。1983年4月在会见印度共产党中央代表团时说: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物质文明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同年10月,针对当时思想界、文艺界出现的混乱情况,邓小平警告说:"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人来接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198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年,也是邓小平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最多的一年。3月7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即席讲话中说:"现在我们国内形势很好。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9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又专门讲了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尖锐指出:"这几年生产是上去了,但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还没有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甚至解放后绝迹已久的一些坏事也在复活。我们再不下大的决心迅速改变这种情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么能全面地发挥出来?我们又怎么能充分有效地教育我们的人民和后代?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这样,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总结了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把精神文明建设以党的决议形式列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确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根本任务,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党组织和党员的责任等问题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和阐述。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写进了党的基本路线之中,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第六,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原则目标和具体内容。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必然要求对政治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邓小平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及时地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是邓小平首先着重论述的问题。1986年6月10日在听取中央

  3

  负责同志汇报经济情况时说:"一九八O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化,现在应该提1987年4月30日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对"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作了完整的表述,他说: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O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入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到日程上来"。"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如果不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就"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6月28日,他又在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9月3日在会见日本客人时又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咽这里,邓小平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作了高度的概括,阐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邓小平还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1986年9月13日在听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汇报时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党的领导是不能动摇的","不能照搬西方的,不能摘自由化"。12月30日,他又提出:"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可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同时,邓小平还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这条基本原则。1986年9月29日在会见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时说:"我们两国原来的政治体制是从苏联模式来的。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即使在苏联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它能够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吗?能够符合波兰的实际情况吗?各国的实际情况是不相同的。我们现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邓小平认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安定团结的局势下有秩序地进行。这也是一条必须坚持的原则。他反复强调改革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要有秩序地进行,就是既要大胆又要谨慎。1986年9月,他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这条原则时说:"每项改革涉及的入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我们首先要确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弄清从哪里着手。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子大干,那样就乱了。国家这么大,情况太复杂,改革不容易,因此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目标时,邓小平也作了深刻的阐述。1986年6月在讲到这个问题时说: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精兵简政,真正下放权力,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把人民群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最初表述,同月28日,他再次说:"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党政分开和下放权力。"9月3日说:"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清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此后,他对这个问题作了更为系统的阐述,在1986年9月29日的谈话中把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归纳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三条;在11月9日的谈话中又进一步论述了这个问题,指出:政治馋制改革的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并说:"领导层有活力,克服了官僚主义,提高了效率,调动了基层和人民的积极性,四个现代化才真正有希望。这些重要论述,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确立了完整的目标体系,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邓小平在1986年9月13日说:"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这是邓小平第一次集中系统地提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具体内容。它同前面的总目标及基本原则构成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第七,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形成的。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已经表示决心,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

  4

  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1月30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表示:"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12月6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实现祖国统一要从现实情况出发,"对台湾,我们的条件是很简单的,那就是,台湾的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台湾与外国的民间关系不变,包括外国在台湾的投资、民间交往照旧。……台湾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可以拥有自己的自卫力量,军事力量。条件只有一条,那就是,台湾要作为中国不可分的一部分。它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拥有充分的自治权"。这些话虽没明确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已充分表述了"一国两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发表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表示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并重申了"三不变"的政策。至此,中国共产党已在事实上构画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到1982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撤切尔夫人时明确指出:中国收回香港问题,可以采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从而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概念。所以,邓小平后来回顾说:"'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还不是从香港问题开始的,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一九八一年国庆前夕叶剑英委员长就台湾问题发表的九条声明,虽然没有概括为'一国两制',但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两年前香港问题提出来了,我们就提出'一国两制'。"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31条中对这个问题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即"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从而使"一国两制"由中国领导人的设想成为一项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1984年,邓小平在一系列的讲话中,又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依据、基本内容、实践的可行性及理论的来源和国际意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使这一构想更加完善。同年9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草签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开始付诸实施。第八,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判断,并据此进行了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实现了国防战略思想的转变。如何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首先有赖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判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纷坛复杂的国际形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早在1984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就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同年10月10日在会见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时说:"一九七四年你来访问,我们曾经谈到战争危险,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变化。我们感到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爆发的因素在增长。"10月31日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再次指出:"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1985年3月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又一次指出:"我们感到,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并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论述,从新的角度研究考查了当今的国际问题,实际上宣告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正在来临。因为它科学地概括了现时代的特征,又明确了今后较长时期全世界人民的奋斗目标,这样就明确地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判断。在对世界主题作出和平与发展这个判断的同时,还进行了外交政策和国防战略的调整。1984年11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指出:"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这个问题,我们军队有自己的责任,不能妨碍这个大局,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军队各个方面都和国家建设有关系,都要考虑如何支援和积极参加国家建设"。其中"培养军队和地方两用人才,也是个顾全大局的问题"。1985年6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就避免世界战争的可能性和外交战略上的这一重大转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他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也有变化,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我们好多的决策,包括一、二、三线的建设布局,'山、散、洞'的方针在内,都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这几年我们仔细观察了形势,认为就打世界大战来说,只有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一个苏联,一个美国,而这两家都还不敢打。……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根据对世界大势

  5

  的这些分析,以及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第二个转变,是我们的对外政策。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正确的外交路线和对外政策,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谁搞霸权就反对谁,谁搞战争就反对谁"。并根据这个判断和政策,再次论述了国防战略的转变,他说:"大家很关心军队的建设,关心军队装备的现代化,这个问题也涉及大局。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那岂不是只有三个现代化了?但是,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军队要忍耐,只要"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了。第九,明确提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有两个基本点,并论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随即又针对拔乱反正过程出现的错误思潮,明确提出了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问题,这样就奠定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根本政策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到1984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形成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也已开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表明,从整体上来对这些认识进行系统概括和科学阐述的条件已经成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及时地对五年多来形成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始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并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总结和概括。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以冈田春夫为团长的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早会代表团时的谈话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在这次谈话中他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的最主要的方针政策和理论观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清晰地勾画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并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他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那么,要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对内就必须实行改革,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然后转向城市的,城市改革是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的全面改革。同时还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因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稿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我们的发展"要尽可能快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总之,我们内部要继续改革,对外进一步开放";"在中国现在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坚持社会主义对中国也十分重要","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所以,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最后总结说,"如果说构想,这就是我们的构想。……总的来说,这条道路叫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述谈话内容已经清晰地勾画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轮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想和核心内容。到1985年8月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政府总理穆加贝时,又对上述构想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并开始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有机地联系起来表述了。他说:"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我们拔乱反正,就是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尽管当时还没有概括出"基本路线"的思想,但"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已经联为一体了。这是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形成的重要环节。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完整提出来,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论述是从1987年开始的。当时鉴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需要,中共中央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就,认为对全国人民都身受"三中全会路线之惠''这个亲切的政治概念--"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需要加以明确的界定。邓小平又对他一贯坚持和强调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进行了深刻的阐述。6

  6

  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说:"从一九七八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确定了我们的根本政治路线,把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主要是改革和开放政策。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但是,"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问题"。7月4日,邓小平在会见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时又说:最近概括了我们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概括得很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进行了完整科学的论述。并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又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怀疑以至否定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也不能以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否则就会离开社会主义道路。……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十三大的上述概括标志着党的基本路线的完全形成。第十,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第一次提出这一论断是在1981年6月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决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这是在我们党的文献中最早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一年后,党的十二大报告重申了这一论断。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这次论述突出了物质文明不发达这样一个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但是,到这时,并没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展开论述,全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深刻。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再一次强调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可以看出,《决议》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同以前相比又前进了一步。它不仅初步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而且从这个实际出发,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所应当遵守的一些指导方针。但从总体来说,对"韧级阶段"的认识的深度还是有限的。然而,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到这时,我们已经开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样一种基本格局。而这一格局正是建立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个基础上的。这说明,只有承认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和客观判断我国目前所处的生产力发展阶段,才能从根本上对我们采取的一系列改革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作出科学的解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但是,"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问题"①。7月4日,邓小平在会见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时又说:最近概括了我们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概括得很好。"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⑦。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第一次进行了完整科学的论述。并指出: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又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怀疑以至否定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也不能以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否则就会离开社会主义道路。……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十三大的上述概括标志着党的基本路线的完全形成。第十,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7

  第一次提出这一论断是在1981年6月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决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这是在我们党的文献中最早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一年后,党的十二大报告重申了这一论断。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这次论述突出了物质文明不发达这样一个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但是,到这时,并没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展开论述,全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深刻。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再一次强调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可以看出,《决议》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同以前相比又前进了一步。它不仅初步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而且从这个实际出发,论述了精神文明建设所应当遵守的一些指导方针。但从总体来说,对"韧级阶段"的认识的深度还是有限的。然而,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到这时,我们已经开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样一种基本格局。而这一格局正是建立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这个基础上的。这说明,只有承认我国目前的现实国情和客观判断我国目前所处的生产力发展阶段,才能从根本上对我们采取的一系列改革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作出科学的解释。正是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1987年3月21日在报给邓小平的《关于草拟十三大报告大纲的设想》中提出,十三大报告全篇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依据,起草工作准备遵循着这个思路加以展开,说明由此而来的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由此而来的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任务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由此而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由此而来的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任务,由此而来的在理论和思想指导上避免"左"、有两种倾向的必要性。对于这个设想,邓小平于3月25日作出了指示:"这个设计好。"从而肯定了这一设想。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时强调指出:"搞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困难比较多,特别是人口太多",所以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把目标定得不切实际,也不能把时间定得太短"。在这次谈话中,邓小平还讲了一句一度使;些人不太理解的话,即我们搞社会主义事实上"不够格"那句话。他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宜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来看,如果按马克思当初设想的社会主义应当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要求来说,我们是不够格的。这句尖锐坦率而又十分深刻的话,极大地启发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进行更加清醒的认识。同年8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又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这样,党的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基础,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并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以此为标志,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全形成。十三大刚一闭幕,邓小平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委员长土井多贺子时说:十三大的特点之一,"是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基础上对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深刻认识的理论结晶,而邓小平为这一理论的形成作出了最重要的贡献。第十一,概括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十二条理论观点,初步明确了这一理论的基本轮廓。到党的十三大,我国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九个年头。九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家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些成绩都与

  8

  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坚决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与此同时,我们党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相互关联的崭新的科学理论观点。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十三大初步地概括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过程中所取得的新进展,并着重从构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角度,简明扼要地提出了12条理论观点,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轮廓",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继续进行第二次革命的科学轨道。这一重大的突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探索的科学概括,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的突出标志。

  9

篇四: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文章认为这次决定最重要的决策是成立两个党政不分的中央机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显然与十三大政治报告背道而驰

  政治学者陈子明在《德国之声》撰文,对比中共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从4个方面论述《决定》的要害就是阉割政治体制改革。

  一、《决定》推行的仍旧是〝跛腿改革〞

  十三大政治报告提到:〝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26年过去了,国人对于这一点的体会越来越深。

  《决定》在〝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大谈深化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陈子明断言,这种片面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也就是说,或者由此而取得的经济增长不可能长久,或者由此而取得的经济增长成果不可能由全体国民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则来分享。

  二、高层无政改主动性

  十三大政治报告说:〝党中央认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全党日程的时机已经成熟。〞

  文章认为,《决定》对政治体制改革轻描淡写,实际上就是说:党中央认为,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全党日程的时机还未成熟。

  古今中外的历史一再表明: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诸如俄国的彼得大帝改革与日本的明治维新),一定要有上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动手要早,下手要猛,越拖阻力越大。等到实在拖不下去的时候,想改革也来不及了,那时将是〝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三、〝高度民主〞变身〝协商民主〞

  十三大政治报告说:〝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决定》提到了〝法治中国〞的目标,〝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的目标,却不谈〝高度民主〞,提及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协商民主〞。

  作者认为,以政治学界的常识来讲,〝协商民主〞是用来补充〝选举民主〞。不谈〝选举民主〞而用〝协商民主〞取而代之,只不过是给〝一党专政〞附加某种美化性的装饰品而已。仅有选举不一定有民主,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性选举,就一定没有民主。

  四、从〝党政分开〞大倒退

  十三大政治报告说:〝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党政分开即党政职能分开。〞十三大后,按照这种原则决定撤消党政不分的中央政法委、国务院部委党组、地方各系统党工委(如教育工委)等。

  文章认为,这次《决定》最重要的决策是成立两个〝党政不分〞的中央机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显然与十三大政治报告背道而驰。

  文章最后提到,最近有体制内人士公开表示,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不需要修宪。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机构与中央政法委没有什么两样,依然是一个〝党政不分〞的机构,一个违反政治体制改革基本原则与关键步骤的机构。

篇五: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官方微信:

  考研政治考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要会议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二、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耀邦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首先,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这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次,提出经济建设的总目标: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在本世纪末“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即从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万亿元左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后,这次大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这些理论和任务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三、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官方微信: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这一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中共十三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作了深刻分析,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的。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发展生产力的路线。实践证明,贯彻执行这条基本路线,是各项工作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它,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第三,大会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大会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十三大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和深化改革。大会提出,要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四、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和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第一,大会做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就是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第二,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马克

  官方微信: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由此打开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篇六: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建党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单选题库(二)

  66.1942年1月1日,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

  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A、《开罗宣言》

  B、《中美联合公报》

  C、《联合国家宣言》

  D、《波茨坦公告》

  答案:C

  67.1942年5月,在太行区反“扫荡”和保卫八路军总部的战斗中,八路军副参谋长()

  英勇牺牲。

  A、左权

  B、周子昆

  C、袁国平

  D、彭雪枫

  答案:A

  68.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举行会议,商讨联合作战问题

  和日本战败后的处理问题,并发表()

  A、《中美苏联合声明》B、《开罗宣言》

  C、《关于中共代表报告的决议案》D、《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B

  69.1944年日军为挽救太平洋战场的失利,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一号作战”,先后占

  领了郑州、许昌、长沙、衡阳、桂林、柳州、南宁等地。这场被称为()的失利,充分暴

  露了国民党军队的腐败。

  A、河南战役

  B、长沙会战

  C、豫湘桂战役D、广西会战

  答案:C

  70.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10月10日,发表(

  ),

  要求“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建立各党派之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政治。”

  A、《抗日宣言》

  B、《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

  C、《对时局的主张》D、《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答案:B

  71.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

  A、张闻天B、刘少奇C、王稼祥D、周恩来

  答案:C

  72.()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A、一大

  B、六大

  C、七大

  D、八大

  答案:C

  73.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是(

  )

  A、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加强团结

  C、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D、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答案:C

  74.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A、列宁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毛泽东思想

  答案:D

  75.二战时期,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是在1945年()

  A、8月14日B、8月15日

  C、9月1日D、9月2日

  答案:D

  76.1945年(),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

  A、8月15日B、9月2日

  C、9月9日D、10月25日

  答案:C

  77.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军民伤亡人数在()以上,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间接经济损失()。

  A、2100万500亿美元1000亿美元

  B、2500万1000亿美元3000亿美元

  C、3000万500亿美元3000亿美元

  D、3500万1000亿美元5000亿美元

  答案:D

  7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经过重庆谈判,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了(),即双

  十协定。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B、《国共停战协定》

  C、《和平建国纲领》

  D、《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答案:A

  79.1947年2月举行的()开创了我军歼灭敌集团军的先例。

  A、宿北战役B、鲁南战役C、莱芜战役D、豫南战役

  答案:C

  80.华东野战军一举围歼被称为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的著名战

  役是()。

  A、苏中大捷B、定陶战役C、孟良崮战役D、沙家店战役

  答案:C

  81.1947年11月,晋察冀野战军攻克华北军事重镇(),被朱德称为“是解放战争中夺

  取大城市之创例”。

  A、张家口

  B、太原

  C、保定

  D、石家庄

  答案:D

  82.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是在党的()上作出的。

  A、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七届三中全会

  D、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B

  83.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隆重召开,毛泽东同志在开幕词中豪迈地宣告:“占

  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B、七届三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七届四中全会

  答案:C

  8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

  A、国歌

  B、临时国歌

  C、代国歌

  D、会歌

  答案:C

  85.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为稳定市场,安定人心,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经过(),

  稳定了物价,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A、“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B、“银元之战”和“煤油之战”

  C、“煤油之战”和“米棉之战”D、“米棉之战”和“债券之战”

  答案:A

  86.()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

  藏和平解放。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

  答案:C

  87.(),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字,标志者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帝国主义“在

  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返了”。(彭德怀语)

  A、1952年7月B、1952年10月C、1953年7月D、1953年10月

  答案:C

  88.1953年至1957年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期,也被称为新中国

  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五”计划把()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轻工业、重工业并举

  D、工业、农业并举

  答案:B

  89.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首要任务是()

  A、选举政府组成人员B、制定宪法C、制订经济发展规划D、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答案:B

  90.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国内外一

  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

  主义道路的一篇重要文献。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D、《新民主主义论》

  答案:A

  91.1971年10月25日,第()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

  合法地位。

  A、22届

  B、24届

  C、25届

  D、26届

  答案:D

  9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

  开始实现正常化。在中美《联合公报》中,中方重申自己的立场,指出()仍是阻碍中美

  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

  A、历史问题

  B、边界问题

  C、贸易问题

  D、台湾问题

  答案:D

  93.1977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并决定立即恢复()。

  A、高校自主招生

  B、部分招生专业

  C、高考

  D、大学收费

  答案:C

  94.党的()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

  A、十一届一中全会

  B、十一届二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大

  答案:C

  95.1979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

  A、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B、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注意、坚持群众路线。

  C、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答案:D

  96.1979年4月5日,李先念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调整问题的报

  告》,并提出了()八字方针。

  A、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D、调整、巩固、整顿、提高

  答案:A

  97.1978年,中美两国政府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联合公报,决定自()起互相承

  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

  部分。

  A、1978年12月16日

  B、1979年1月1日

  C、1979年3月16日

  D、1980年1月1日

  答案:B

  98.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决定在

  ()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A、深圳、珠海、汕头、福州

  B、深圳、珠海、海南、厦门

  C、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D、深圳、珠海、海南、汕头

  答案:C

  99.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

  上海、宁波、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沿海港口城市。

  A、14个

  B、15个

  C、16个

  D、17个

  答案:A

  100.1980年8月,邓小平的()一文发表,实际上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

  A、《设顾问委员会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过渡办法》

  B、《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C、《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答案:D

  101.《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上通过的。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答案:D

  102.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提出,是从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开始的。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边界

  答案:A

  103.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邓小平致开幕词,第一次提出了()崭新的命题。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发展是硬道理”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

  104.中共十二大的主题报告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C、《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答案:C

  105.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

  面展开。

  A、《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

  D、《关于实行承包经营制的决定》

  答案:A

  106.1986年,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等上书中共中央,提出发展高科技的建议。

  这一建议后来被称为()。

  A、星火计划

  B、菜篮子工程

  C、“863”计划

  D、“985”计划

  答案:C

  107.党的十三大报告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的基础上,系统地阐明了

  ()。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任务

  D、有市场的计划经济理论

  答案:B

  10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政治体制滞后于经济体制

  B、发展生产力与教育、科技体制的矛盾

  C、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答案:C

  109.(),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A、1988年12月

  B、1989年6月

  C、1989年12月

  D、1990年6月

  答案:B

  110.邓小平同志著名的视察南方谈话发表于()年。

  A、1991

  B、1992

  C、1993

  D、1994

  答案:B

  111.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作了题为《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

  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概念,统一了全党的认识。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调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宏观调控

  答案:C

  112.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完整的理论表述,是在()的时候。

  A、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B、邓小平《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讲话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党的十四大

  答案:C

  113.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主题是:高举()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

  面推向21世纪。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改革开放

  答案:B

  114.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标志着我国成为世

  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C、“神舟”四号载人飞船

  D、“神舟”三号载人飞船

  答案:B

  115.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答案:A

  116.(),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即WTO第143个成员。

  A、2000年12月1日

  B、2001年11月11日

  C、2001年12月11日

  D、2002年12月30日

  答案:C

  117.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的讲话,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

  类矛盾的学说。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矛盾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D

  118.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在于他指出()。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答案:D

  119.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李大钊B.毛泽东C.周恩来D.刘少奇

  答案:B

  120.1997年召开的(),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

  答案:C

  12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实现共产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发展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巩固社会主义

  答案:C

  122.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

  ),首次以国家大法

  形式宣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

  A.《国家统一法》

  B.《反台独法》

  C.《反分裂国家法》

  D.《国防法》

  答案:C

  12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要求是()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C.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相处

  答案:A

  124.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

  委员时,精辟地阐述了()。

  A、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B、科学发展观

  C、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C

  125.2002年,党的()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一道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答案:C

  126.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独立自主

  B.和平发展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D.睦邻友好

  答案:C

  127.在十六大提出的“四个尊重”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

  D.尊重创造

  答案:A

  128.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写入党章。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理论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B

  129.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夏季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

  会上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位居金牌榜第一位。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

  (

  )。

  A、北京欢迎你

  B、体育,让生活更美好

  C、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D、我们心手相连

  答案:C

  130.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

  A.上海欢迎你

  B.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给上海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

  D.科技,以人为本

  答案:B

篇七: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2009年10月29日16:17:13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中小】【留言】【打印】【关闭】【Email推荐:】

  新华网北京10月29日电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1936名,代表全国4600多万党员。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大会批准了中央委员会《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

  十三大的突出贡献,是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就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这个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并作为制定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十三大在以往探索的基础上,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系统阐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这个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篇八: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最新精选范文公文分享欢迎观看最新精选范文分享谢谢观看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去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去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课件插图:报告共分12个部分,其中第2部分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党中央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伟大成就,令人鼓舞。今天,我从:“改革开放确定的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开创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形成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提出的要求:青年学生要做一个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四个部分,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一个部分:改革开放确定的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课件插图:1978年12月18日,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中央委员们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投票下面讲三个要点:一是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二是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目标;三是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第一个要点: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三步走”战略目标。课件插图:1987年10月25日,召开了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课件插图: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课件插图: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第一次对“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作了明确而又完整的表述。邓小平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至此,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蓝图已完全形成。到1987年10月25日,在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党中央把“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写入了十三大政治报告。第二个要点: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目标按照邓小平设计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到2000年已经如期完成了前两步发展目标。在告别20世纪之际,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810亿美元,人均854美元。

  如果按可比价格计算,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980年的6倍以上,也就是说,超过了原定20年翻两番的目标要求。许多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也跃居世界前列;长期困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短缺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市场供求格局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也就是说,中国已经从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课件插图:进入21世纪,中国人的任务就转到实施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战略部署,也就是要用5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几代中国人坚持不懈地追求的“中国梦”完全变为现实。为了达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课件插图:1997年9月12至18日,党的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报告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认真总结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特别是十四大以来的丰富经验,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对跨世纪的伟大事业作出了战略部署。课件插图:《报告》提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说的“建党100年”,即2021年;“建国100年”,为2049年。这个“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后百年“中国梦”在最后50年的追求,也可以说是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由于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把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步骤合为一个总目标——建立小康社会。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党中央又将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目标分解为“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决定把“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步骤也合为一个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课件插图: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这是大会会场。课件插图:课件插图: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个要点: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课件插图:十七大政治报告第四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课件插图:“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

  这些新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到2020年奋斗目标相衔接,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又根据新的情况和条件充实了奋斗目标,增强了目标的针对性。课件插图: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课件插图: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课件插图: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播放课件插图:《父女对话》、《我爱人民币》课件插图:孟祥斌事件。课件插图:200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孟祥斌飞身入水舍己救人的事迹被总结归纳为:“一个人感动了一座城,一座城感动了全社会”课件插图:2007年12月4日,孟祥斌同志的追悼会场景课件插图: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课件插图: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课件插图:改革开放30年,经济实力大幅提升1978年,我国gdp为3645.2亿元,财政总收入为1121亿元,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成就:(1)gdp已达249530亿元,比2006年增长11.9%,突破3.6万亿美元,世界第四,思想汇报《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2)财政收入突破5万亿元,达到5.13万亿元,同比增长32%。财政增幅几乎等于gdp增幅的3倍。(3)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增长23.5%。世界第三。进出口相抵,外贸顺差达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4)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大幅增加,达到152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世界第一。(5)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全年实际使用非金融机构外商直接投资7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世界第一。30年中,我国经济保持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世界第一。课件插图:2007年全球gdp总量排名前10位序号国家总量单位1美国12.955万亿2日本4.5905万亿3德国2.7901万亿4中国2.329万亿5英国2.202万亿6法国2.118万亿7意大利1.726万亿8西班牙1.131万亿9加拿大1.119万亿10巴西0.796万亿当然,这是美国人说法。还有美国人说,如果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经济发展就更惊人了。美国经济学家提出巨无霸指数:麦当劳汉堡包一份在美国需要5块钱;在日本要花400日元;在北京买一个汉堡花10块钱,人民币和美元比值不是8比1,7比1的问题,而是2比1。在美华人说,在北京月收入3千人民币,和在美国月收入3千美元的生活质量差不多。就是讲,人民币还是很值钱的。去年我国公布的人均产值平均1700美元,美国的战略家提出来中

  国按照人均价格算已经达到5700美元,那绝对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课件插图:事实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30年,是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30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的30年。第二个部分: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课件插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十分丰富,下面讲二个重点:“摸着石头过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个重点:“摸着石头过河”。课件插图:“摸着石头过河”体现出的是对改革的探索、摸索和试验。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前人没有做过,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他还指出:“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邓小平文选》第3卷174页)他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既不可能在马列主义本本上找到现成答案,也没有任何现成的实践经验可以照搬照抄,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课件插图:农村改革。课件插图:国企改革。正是“摸着石头过河”重要思想的指导,我们抵御住了“全盘西化”的思潮;正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让世界称奇惊叹。第二个重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由于历史上的市场经济都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搞起来的,因此人们在观念上往往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而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课件插图:针对这种观念,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课件插图:1992年春,小平同志南巡时在皇岗口岸望对面的香港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透彻的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澄清了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引下,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件插图: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课件插图:1997年9月12日,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把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我们在21世纪前10年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课件插图: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21

  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课件插图:2003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课件插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三个部分:锐意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讲三个要点:一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个要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课件插图:邓小平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1~3卷中。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党中央把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第一,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1][2]下一页

篇九: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历次党代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

  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概念是党的(B)。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十二大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才升到理论的吧啊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并系统地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轮廓。1992年党的十四大使用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提法,以南方谈话为灵魂,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历次党代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作为阶段总结和战略规划的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党代会,反映了这一理论生动的成长轨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酝酿:中共八大--十一届六中全会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1978年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前,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成就与挫折并存,正误思想交织。中国共产党人在追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走了弯路,甚至出现中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经历了从良好的探索开端、遭受挫折再到重新酝酿的曲折历程。(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中共八大于9月召开。虽然这次大会有局限性,但总的说来是成功的。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正确分析和正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初的探索。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当前的主要任务。大会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第二,关于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和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方案。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速度,大会强调必须是“积极的、同时又是稳妥可靠的”,要避免陷入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的错误。在工业方面,强调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在工业布局的问题上,强调“注意沿海和内地配合,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配合,中央国营企业和地方国营企业的配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但要表现在我们经济成就的数量和进度上面,还必须表现在它的质量上面”;“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职工生活,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在企业中,应当建立以党为核心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等。在农业方面,提出纠正“比较忽视甚至不合理地限制社员经营家庭副业”,调整“偏低的收购价格”,“坚持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分配政策”。在商业方面,提出“改进现行的市场管理办法,取消过严过死的限制;并且应当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的一定范围内,

  允许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等等。第三,关于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大会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不但需要无产阶级对于国家机关的坚强领导,而且需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机关的积极参加,二者缺一不可。”“工农联盟是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础”,并且“要继续和改进同他们(民族资产阶级)的合作关系”,“和过去一样,这种合作仍然是有团结又有斗争”。今后,“应当采取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宗教界的爱国人士和其他各种社会影响的爱国人士,我们都应当继续坚持同他们的团结。海外各地的爱国华侨也是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我们必须继续团结他们。”[3]第四,关于目前改进国家工作的任务。大会认为,目前国家工作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适当地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职权”;“正确地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继续加强国防,继续加强国防军--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关于国际关系。大会提出:“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但要团结国内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而且要争取国际上的一切有利条件,团结国际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大会对于当前的国际形势做出了正确地判断,认为“世界的持久和平已经开始有了实现的可能”。第六,关于党的领导。中共八大根据当前党组织的基本状况提出减少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认识上的错误的注意事项:“克服思想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必须在党的各级组织中无例外地贯彻执行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扩大党内民主”、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应当注重调查研究,“学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对于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正确的态度”等。这些丰富的思想理论,在今天看来是非常符合当时的国情和社会建设要求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良好开端,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中断了这些正确路线的执行,但中共八大还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二)曲折中断:中共九大--中共十一大中共八大以后,由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偏差、对阶级斗争的判断失误,八大二次会议修改了八大正确的政治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偏离了正确轨道。八届八中全会远离了八大路线,八届十中全会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八届十一中全会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1969年4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九大召开。此时,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江青、林彪等人利用大权乘机把他们帮派体系的追随者塞进党内,造成了九大代表在组织上的严重不纯。林彪在九大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分析“文化大革命”的准备和实施,强调其成就,中共九大通过了林彪的政治报告,从而进一步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合法化。1973年8月,中共十大提前一年召开。由于准备仓促和国内政治气候依然不正常,党的十大虽然揭露并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但仍然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左”的错误。1977年8月,面对粉碎“四人帮”之后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共十一大提前召开。这次大会,在揭批“四人帮”,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大会依然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口号、政策和理论。在错误的路线指导下,十一大并没有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致使“左”倾错误又发展了一段时间。总之,从中共八大之后,特别是九大以来,至十一大,“左”倾路线占据主流,中国共产党人没有继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几近中断。

  (三)重新酝酿: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一届六中全会为了结束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认真纠正党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党的正确路线,中共中央于1978年12月召开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转折意义,它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重新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和发展。这次大会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7];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路线:“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8];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正确的组织路线:“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纪,严肃党纪”[9];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0]。这次大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根本的拨乱反正,这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上正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中断到重新酝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地分析了历史,澄清了党和人民的思想,巩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果,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之基。《决议》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11],并对这条道路的主要点做了基本总结:①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④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⑤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⑥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⑦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坚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⑧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⑨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⑩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决议》对于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要点的科学总结,在党史上是第一次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比较系统的阐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酝酿期的重要成果。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四大,这个理论体系初步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时期。(一)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重大胜利,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全国上下安定团结、生动活泼,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十二大于1982年9月召开。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讲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12],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基调。邓小平的阐述体现了这一概念的精髓,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十二大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和几个重要原则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踏上了新的征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形成: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召开。赵紫阳在这次大会上作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政治报告,报告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点。报告说:“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关于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来实现国家统一的观点;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观点;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的观点;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13]。党的十三大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形成。(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形成:中共十四大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通过了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在总结从1978年以来十四年的伟大实践基础上,概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形成。报告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4]第二,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15]。第三,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报告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方面做了总结阐述。这次大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载入党章,充分肯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地位。这次大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阐述和重要地位的肯定,标志着这一理论已经基本形成。今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将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继续前进。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七大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主题,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的主题下,发展了新的战略性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次大会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邓小平同志的名字命名,这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理论的有力概括。大会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

  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为邓小平理论。”[16]。这次大会还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十五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在于继往开来。在邓小平逝世之后,面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考验,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邓小平理论的再次和充分肯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和进一步的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共十六大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了概括并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对于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第一,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大会指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十条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17]“基本经验”的提出,坚持并进一步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六大的历史性贡献。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的精辟总结。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主题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篇十: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李忠杰

  十六大报告是我

  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蕴涵了一系列重要的新亮点。这些亮点,有的是对已有观点的坚持和扩展,有的是新提出的思想和论断。本文将这些亮点大致列举为九个方面43个。当然,对报告的学习认识还要逐步深入,这里的归纳描述肯定不很全面,仅供学习时参考。一、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

  是十六大的灵魂和历史性贡献

  的灵魂。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的主题贯穿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报告还将原来所称的“„三个代表‟要求”,全部改称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最大的决策,是把“三个

  代表”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修改后的党章在这段话之前还加上:“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三个代表”指导

  思想的地位并且写入党章,这是十六大作出的一个历史性贡献。2.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一论述从“七一”讲话而来,但分别加上了“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等状态性用语。3.如何全

  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5·31”讲话提出了“关键”、“核心”、“本质”三句话和四个“必须”。十六大报告再次给予了强调,指出“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里,将原先“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中的“保持”改成了“坚持”,便于统称为三个“坚持”。四个“必须”则是:“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4.党的指导思想要与时俱进,“三个代表”也要与时俱进。

  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

  命运”。这一表述体现了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个重要特色二、全面总结十三年的基本经验,构成十六大报告的一5.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三年的历程和成就。

  指出“这十三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这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6.全面总结十三年的基本经验,这

  是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重要内容。报告系统地概括了十条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坚持“三个代表”。这些经验是在十三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吸取党成立80多年来、执政50多年来、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十条,每一条都是两句。前一句是坚持什么,基本上是邓小平的思想。后一句基本上都是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十条的中心是党如何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十条基本经验,“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阶段性成果。三、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确定了党在新世纪的庄严使命7.在“5·31”讲话的基础上,十六大报告确定了党在新

  世纪的“庄严使命”。指出:“我们党要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8.在20年探索的基础上,正式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重要概念。邓小平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此后每一次党代会,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十四大报告的题目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五大报告的题目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20年来,党的文件一般都是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加上“建设有”,表明我们还处在建设和探索的过程中。经过20多年的长期探索,我们对于这种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化。因此,十六大正式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党章等均统一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9.把中国共产党、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复兴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指出: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党从成立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建立后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

  灿烂的前景;面向未来,我们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四、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强化了与10.对“与时俱进”的本质内涵作出界

  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定,并与党的思想路线紧密联系起来。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党章修改中,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后,加上了“与时俱进”一词。同时,还提出:“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与过去常说的“实践检验真理”相比,对检验对象的表述更加准确。11.对创新作出更进一步的肯定,不仅

  重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而且把创新提到治党治国之道的高度,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特别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五、把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作为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清晰规划未来发展的蓝图12.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肯定人民生活总体上达

  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未来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13.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

  续发展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特别是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有新意。归结起来,就是六个“更加”:“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从发展进程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14.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基点,进一步规划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战略。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5.如何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目标?“5·31”讲话提出了三个“新”。报告正式确定了这

  个要求,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同时,还加上了“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一要务,对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六、抓住发展第16.“5·31”讲

  话第一次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六大报告正式论述了这一重要的思想,指出:“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17.

  在“5·31”讲话的基础上,正式确定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的指导方针。指出,“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

  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18.把“尊重劳动、尊重

  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重大的方针,要求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深化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要求。强调“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在党的重要文件中,明确肯定了要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19.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揭示了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内在联系。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深刻地指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把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明确了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报告说:“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

  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同时还要“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21.为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要求“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明确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22.要求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提出两次分配的不同侧重点。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23.把就业问题提到“民生之本”的地位,

  指出“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广开就业门路,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七、不回避政治体制改革24.在“5·31”讲

  问题,对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提出多项任务

  话的基础上,正式使用“政治文明”的概念,并将之放到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位置。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5.与“5·31”讲话相一

  致,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并且进一步规范: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26.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作为具有全局

  性作用的任务,提到突出的位置。强调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规范了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等六种执政方式,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要求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27.在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方面,提出了建

  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等制度建设的要求。28.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提出“形

  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要求推行电子政务;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正确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29.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机制性

  的要求。强调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在具体制度上,提出要实行任期制、辞职制和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要完善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30.比以往历次代表大会更加突出地提出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问题。要求“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求实行多种形式的领导干部述

  职述廉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八、在文化建设、祖国统一、对外工作31.在文化建设方面,把

  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要求和主张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强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归纳了历史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及党领导人民所作出的丰富和发展。提出“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

  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两岸对话和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可以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问题,可以谈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空间问题,也可以谈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等问题。我们愿与台湾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交换意见”。两岸统一后,“台湾同胞可以同大陆同胞一道,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33.在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方面,提出

  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明确“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

  发展模式多样化”。“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及区域性组织中发挥作用”。问题,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九、从执政的高度研究党建34.更加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指

  导原则。在以往一些论述的基础上,指出:“总结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35.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这一要求作为十三年基本经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36.在党代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把“加强党的执

  政能力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指出:“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就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二是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三是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五是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37.与“七一”讲话的精神相一致,论述了党

  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指出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修改后的党章正式确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8.在

  发展党员方面,除了继续“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外,还要“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知识群体、青年中发展党员”。“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修改后的党章条文中,将原来规定的“其他革命分子”,改成为“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39.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和思路。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如何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报告提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40.在“5·31”讲话的基础上,突出论述了群众工作。强调“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贯彻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共产党员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

  等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41.强调“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42.强调忧患意

  识。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43.将

  “5·31”讲话中的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改成了三个“倍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半月谈杂志社编辑/周清印

篇十一: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P>  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这既是对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相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党内外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既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用新的实践经验理论认识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是我们党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取得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以及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要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主题这一问题,须首先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从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踏上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在这个伟大的历史征程中,党紧紧依靠人民,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指引下,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展现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实现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是总结我们党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又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承担着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继承、发展并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21世纪。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着力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使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伟大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2.如何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新鲜经验的基础上,鲜明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项基本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对此,应当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认真贯彻。提出这八项基本要求,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

  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构成八项基本要求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八项基本要求全面贯通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精气神,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保持着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想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观点,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观点,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观点,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观点,关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思想观点,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思想观点,等等,成为八项基本要求的直接理论依据。提出这八项基本要求,具有深刻的实践依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现不少新情况新变化,面临许多新课题新矛盾。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迫切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理论勇气,对未来发展给出更加明确更加清晰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引。八项基本要求,正是顺应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而提出来的,是应运而生的。我们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和重申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党的十八大又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这既是对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相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党内外、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既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用新的实践经验、理论认识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是我们党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取得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经过党的十八大,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这“四个基本”扩展为“五个基本”。“五个基本”是管全局、管方向、管长远的,是立国兴国之基、治国强国之本。全党同志都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式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第一种答法)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包括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两方面(一)基本国情:1.中国是人口大国,并非人才强国;2.人均GDP仍然居于世界后列;3.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4.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环境压力大;5.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工业化水平低。(二)历史方位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1、明确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

  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2、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型•影响的全局性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世纪头二十年提出战略机遇期的依据:①有利的外部环境:从国际上看,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迅猛发展。②有利的国内形势:从国内看,仍处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处于矛盾凸显期和黄金发展期,完善市场经济关键时期,全面开放的关键时期,拥有许多经济起飞的有利条件。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首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中国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再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面前。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化解中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地推动实现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为其他方面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其他方面的发展就缺乏物质

  条件。政治建设为其他方面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没有政治的发展,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方面建设也不可能顺利进行。文化建设为其他方面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统一体,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加以推进。社会建设为其他方面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没有社会的发展,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方面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没有良好的生态,其他方面建设也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要按照总体布局的要求,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作为统一的工作来部署,作为统一的目标来落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4、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和科学运用,是指导科学发展的根本方针。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实现科学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针,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第二种答法)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第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因而,我们始终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有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言,“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就落后的社会生产而言,包括生产力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这个主要矛盾,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

  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吧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要实现中国现代化就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987年十月,党的十三大吧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是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当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我们要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及各方面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清醒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这个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两个没有变”在代表中反响热烈。这是观察国情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来自四川、宁夏、陕西等西部的代表对“两个没有变”感受深刻。近五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各省区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巨变,但与东部相比,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两个没有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时,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8个方面阐明了基本国情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指明了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深刻变化以及阶段性特征对经济社会提出的新要求。“两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这个定位是我们观察问题、作出决策的出发点,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两个没有变”,是我们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形势

  的深刻变化,人民群众新的期待,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要求,都会使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为突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会给社会的主要矛盾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共产党人讲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就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只有立足这个实际,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取得胜利。正是由于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于“两个没有变”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并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只有牢记“两个没有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4.党的十八大报告为什么重点强调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2012年底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首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我国把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严峻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发展阶段的需要。我国经济总量虽已跃居世界第二,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但伴随的是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加大,未来发展过程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极其严峻。只有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路径,才能培育强大的竞争优势,突破经济发展阶段的“瓶颈”,保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的实现。科技创新既是科学和技术的发明创造及其实际应用,更是与科学技术要素变化相关联的经济社会系统的改善。因此,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避免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构建新的发展体系,驱动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实现新组合,有效引导和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利用新技术改造升级现有产业,诱发形成新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内外的变革、优化和升级,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进而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领新的战略制高点和主动权。其次,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化科技创新在国家核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需要。科技创新是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也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内在动力。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放慢科技创新的步伐,反而进一步强化了科技创新在恢复和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战略作用,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为了保持和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地位,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是在深刻判断国际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历史新高度提出的新战略。其深刻的内涵在于:只有加快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步伐,提高科学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撑动力,才能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优势和话语权。第三,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我国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探

  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道路的总结和提升,是国家从经济转型、现代化建设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广东为例,广东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举措。截至2011年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3.9%;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400家,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已建成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6家。实践证明,科技创新带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了经济转型,增强了发展后劲。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有利于深化我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实现模式,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大的驱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需要我们进一步确立科技创新观念,加强科技创新系统化管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我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新的跨越。

  5.长期以来,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效果不理想,针对中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第一种答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合理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保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制度是一种稀缺资源,制度安排反映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利益结构和对经济行为的激励、约束程度。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根本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证。改革和完善政府运行制度。政府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管理者和行政权力的行使者,其角色定位、职能、机构设置、管理方式及运行机制等,都会深刻地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在于政府运行制度的合理安排。合理的政府与市场分工安排,协调好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领域和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设计考核政府和政府官员政绩的指标体系。改革审批经济制度。加快建立健全政府采购制度,优先采购绿色产品,调动企业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性。政府通过直接投资、政策性贷款、引导社会资本等金融杠杆,为循环经济发展搭建起稳定的资金保障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真正体现生活水平的指标不仅是GDP,更应该是消费水平。必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完善民生保障制度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政府要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教育制度。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人是社会和生产的主体,是发展的主导资源。只有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经济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教育是提高人员素质的主渠道,必须重点加强公共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建设,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水平的教育及培训体系。二、自主创新是核心策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更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策略。作为一个大国,我们不能在重大技术装备、核心技术方面长期受制于人,必须加快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创新主体在企业,创新关键在

  投入,创新重点在核心技术,创新动力需加强。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主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有着内在的联系,二者互为因果。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观念的根本转变,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在内的战略性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和协调。1,按照“农业工业化、工业服务化、服务信息化”的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积极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方面布局循环经济型企业,适当提高产业集中度。3,协调优化区域结构。落实区域发展总战略,发挥地区经济优势,形成特色优势明显、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均衡、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新格局。4,协调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城镇化。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彻底变革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传统的新型的经济模式、经济理念。它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是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策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战略任务,除了以制度安排为根本保证,自主创新为核心,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外,还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第二种答法)根本出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6.请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成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推进国家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奠定了实践基础。第一、形成了三大政治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通过选举、表决行使民主权利,同时在立法工作、监督工作、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政治协商制度也颇具特色,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起成为独步世界政坛的民主制度,在这种政治制度框架下,各阶层人民可以就重大问题进行充分协商,实行广泛的民主监督,充分吸纳各民主党派的意见,拓宽了人民群众发表意见的渠道,在发扬民主的过程中巩固和发展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这一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对于保护少数民族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边疆稳定和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法治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建国以来,中国社会从否定法制到强调法制,从法制到法治,从法制国家到法治国家,相对于数千年一贯的传统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飞跃。新中国宪法在社会变迁中不断发展,以“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核心,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出发点,保障和尊重人权,彰显现代公民意识,实现公民的人格权利,构就了我国宪法的基本价值体系。在立法制度、司法制度方面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初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不断加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第三、基层民主的开展与逐步扩大。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村民自治制度于90年代已普遍推行于我国广大农村,成为当今中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90年代末城市社区居民自治选举开始,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理念提供了基础和平台,而要实现这一理念,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建设。十七大报告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之一,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并在扩大人民民主、发展基层民主、落实依法治国、壮大爱国统一战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监督机制的完善等方面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同时,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现实情况错综复杂的国度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善于总揽全局、有效协调各方的政治核心作为社会生活的中坚力量,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不断进步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正在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种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同时存在,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果没有一个能够得到全国各族人民、各种社会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普遍拥护和一致认可的政治领导核心,社会就难以平稳、顺利地转换和过渡。中国共产党由于它历史的贡献和现实能力,就是这样一个得到全国各族人民认可的政治核心。维护中国共产党这个政治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生活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对于维护各民族的团结,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政体和政党制度作为我国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便利的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民主,就必须坚持这些基本政治制度,不能简单照抄照搬西方的政体模式。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政治”是他们历史、文化和国情的产物,与中国国情有着区别。如果简单地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平行设置,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政体就会改变,人民权力高于一切就会发生变化。我国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结果,也是当代中国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着自己特有的优势,应当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而不能简单地仿效西方的多党制。其实,即使是在西方国家,由于国情不同,政体和政党制度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如“三权分立”只是在美国较为典型,而其他国家并非都是美国式的“三权分立”。所以,在中国发展民主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体和政党制度。3,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发展目标模式和实现道路在当代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经济结构不完善程度的制约,民主的发展进程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首先,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不可

  避免地制约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和民主素质以及民主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其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可能一下子就成熟和完善起来。由于现阶段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和不完善,影响着社会成员民主意识的增强和民主机制的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只能从国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中国民主发展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制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模式,从实际出发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开拓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道路。4,实事求是地吸收西方民主的合理做法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民主作为一种与封建专制相对立的政治制度,具有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共同具有的。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一般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同在经济上应当学习资本主义某些合理经验一样,在政治上也应当学习资本主义民主中某些具有全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从政体的层面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在性质、内容上有很大不同,但它们都是代议制却是相同的,因而,代议制中的某些做法是可以互相借鉴的。譬如选举制度中某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权力设置和权力监督中的某些有益成果。从民主的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上看,共性就更多了。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整套现代民主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其中有许多人类文明共同成果。譬如法治的原则及其成果、新闻监督的某些形式,有许多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5,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基础,要始终注意维护政治稳定我国新时期的改革实践昭示,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全面改革,必须遵循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规律,先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有大的突破,再不失时机地展开政治体制改革;在进行各项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必须继续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并使之与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发展民主过程中应当注意维护稳定。一般地说,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民主最终有利于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极其广泛的社会动员过程,它把亿万人民群众引导到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来。在这场变革中,社会成员有着自己不同的利益要求,但是,人们的利益要求不可能都得到实现,于是就产生了社会挫折感,形成人们的政治参与要求。譬如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和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作补充的分配制度相联系的经济多样化,必然产生政治上的多元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还没有高度发展,政治组织系统和政治沟通渠道还不是十分完善的情况下,某些不良的政治要求就容易引发政治动乱,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民主的过程容易引发某些不稳定因素,易陷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不稳定”的两难境地。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既要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又要实事求是,谨慎从事,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

  7.为什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第一种答法)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根本特点。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决定的。文化作为人类自身发展的特殊形式和衡量人类进步尺度的社会意识,它不仅反映着人类对自身的把握程度,而且还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存在及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的、健康的文

  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的产物,是对人类文明精华的最高概括。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普遍规律。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的指针。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内容的文化建设,就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抵制和消除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不断创造出先进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二,这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建设得出的必然结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列强横行霸道,不仅操纵着中国的经济政治,而且还进行文化控制。他们凭借船坚炮利,推行其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严重地冲击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与此同时,中国的仁人志士面对外来文化的挑战,开始反思本国文化,睁眼了解世界,在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同时,也开始了文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最早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人打破陈规,主张学习西方,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试图通过借鉴外国的技术文化而富国强兵。这种文化思潮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而告终。19世纪末期,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仅仅引进西方的技术文化,并不能使中国富强。于是主张变法政治,改良制度文化,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改良主义文化。但这种改良思潮也随着戊戍变法的失败而流产。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也开始了革命。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文化建设者们吸取以往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而倡导在更深更广阔的层次上进行文化建设,并掀起了一个中西文化论争的社会思潮。国“粹派”主张用中国传统文化取代其他文化。西化派”主张全盘西化。与此同时,西方的“各种思想文化也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试图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但都失败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不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而且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胜利。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我们的“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些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民受教育的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强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不断增强。这一切都表明,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文化建设实践的结论。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思想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扎根,并成为中国新文化的指导思想,首先是以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斗争水平的提高为其阶级基础。其次,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选择和宜传以及创造性发展,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的胜利,就为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莫定了基础。再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使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中国共产党则又成为马克思主义得以自觉传播、发展的载体。正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使马克思主义彻底中国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正是通过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才逐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指出的“由于现时中国革命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因而现时的中国新文化也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即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文化中的指导地位,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而逐步确立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则为之提供了经济基础,而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政权的确立,则为之提供了政治保障。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新文化形成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则就进一步永久性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文化

  中的主导地位。这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历史事实。因此,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第二种答法)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是不是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呢?毫无疑问,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利益主体的存在,肯定会出现多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但是,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并不等于指导思想就要多元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回答为什么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思想只能是一元的,而不能搞多元化。实际上,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多么不同,不管社会思想多么复杂,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是不是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呢?毫无疑问,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利益主体的存在,肯定会出现多种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但是,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并不等于指导思想就要多元化。事实上,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大多数时候经济成分都是多样的。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成分多样化,但并没有改变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地位,没有也不能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这就决定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样,有人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是不是就要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呢?要看到,利益关系多样化也是很多国家、很多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我国,虽然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各阶层、各群体的具体利益有所不同,但无论各方面的具体利益如何多样,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体上是一致的,这就必然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只有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或主张,能够最广泛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引领社会发展进步,这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还有人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指导思想是不是可以搞多元化呢?首先,我们要看到,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和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个是指现实社会中各种思想存在的状态,一个是指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什么。其次,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并不排斥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序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多样化,是一种正常状态。社会思想的多种多样,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解放,激发起社会的活力,推动理论、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但是,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必须以有序化为前提。杂乱的、无序的多样化是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如所以,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讲,就是既要允许社会思想和个人价值追求的多样性,也要坚持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化。概括地说,就是多样并存、一元指导。

  8.请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以及基本要求。

  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作出清晰的界定越来越迫切。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既挑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如果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动摇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智慧和力量,克服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而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

  基本要求:

  牢牢把握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新闻舆论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社会舆论和群众情绪的重要因素。能不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和党的执政地位,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人们思想空前活跃、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努力营造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规范作用。由于社会舆论具有大众化、普遍化和无孔不入的特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十分重视发挥社会舆论的这种规范、制约和影响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从基本规范抓起,鼓励人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价值认同实践体现到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之中,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增强价值认同,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大众文化的熏陶作用。大众文化的力量深深融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健康向上丰富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标志。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重视发挥大众文化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提高文化产品品位与提高群众文化鉴赏水平的统一,既要大力支持精品文化,也要鼓励和发展能够使人民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享受的大众文化,让人民群众在娱乐和享受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附: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几个基本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崭新的历史性课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唯一选择。要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出发点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社会情况和自然情况、历史情况和现实情况的统一,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决定和制约着社会发展道路。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它决定和制约了我国只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近代中国社会特殊国情、特殊历史规律的发展与作用的结果,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合乎逻辑的历史必然。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现代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是10%、90%。这是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了我们党在战略上、策略上的一系列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社会形态,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但是建立在国民经济残缺不全、千疮百孔、畸形落后基础上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里完成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才达到的经济发达水平。况且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出现了过急、过快、过粗,致使“两翼”超前,主体滞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潜力与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即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留下了历史“后遗症”,加重了我国社会主义承袭新民主主义“基因”的必然性,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带着它脱胎出来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尽管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几年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生产力后的状况,农业人口仍然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业劳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市场化程度很低: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仅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现实的基本国情。它决定和制约了中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由资本主义社会经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没经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而进入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落后国家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因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基本结论,也是符合历史规律的。马克思深刻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由此可见,抛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就难以真正理解我们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如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

  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准则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至今已经历了160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期间社会主义既经历过凯歌高奏的年代,也经历过艰难挫折的岁月。但是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总趋势没有改变,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时至今日仍然是科学的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最基本的、普遍性的原理,是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所依据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主要标志。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论述可概括为:“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必须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必须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必须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等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础,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就会背离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如果忽视本国国情,教条似地对待科学社会主义,机械照搬这些原则,也会扼杀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每个国家和民族,终究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但是由于时代和各国生产力、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国情的不同,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模式又必然是多种多样的。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从来反对把他们的学说当作教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曾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也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深刻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但长期以来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受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在一定历史时期都不同程度地照搬照抄了苏联模式,脱离本国国情,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严重挫折甚至失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也曾发生对马克思主义教条似的理解,效仿苏联模式,脱离本国实际,无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关系方面的“大而纯”,把生产关系的变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标志,导致了“左”的错误理论与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立足本国国情,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在科学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地解决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找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日益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实践表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成功还是挫折,从根本上说,在于是否毫不动摇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毫不动摇地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本国国情、时代发展和人民命运紧密结合。在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多样化趋势日益突显,这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品质的要求,也是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客观需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

  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大的表述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1)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本质要求。党的领导不仅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2)生命线。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生命线。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把握和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3)基本内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容就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4)建设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的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建设目标,它是现阶段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集中体现和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本色与中国特色的统一。这种统一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是相对稳定和长期不变的。这种社会形态在经济上体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体制:在政治上体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上体现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建设上体现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和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在批判和吸收资本主义发展经验的过程中,独立自主开辟的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在实践发展中,又突显以下基本特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正是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充分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篇章,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显著的标志。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致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规律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系

  列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途径,它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实质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历史和国情,体现中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党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想和文化追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包含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四、科学发展观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为广阔发展前景的根本指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已经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中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深化改革和经济迅速增长的前进道路上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新矛盾新问题。如: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等等。中国的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抓住机遇、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总的来看,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和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形势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日益突显,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中,这种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问题愈益显露,经济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践都表明,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世界发展总趋势,又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潮流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模式,是我国由一个落后的

  农业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篇十二: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P>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B.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论断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其中和平问题是核心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2.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A.联系的观点B.马克思主义认识论C.对立统一规律D.唯物主义历史观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规律的客观性4.判断一个社会的社会形态的性质,主要看该社会的()A.生产力B.思想体系C.国家政权的性质D.经济基础的性质5.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各种废铁、废塑料制品:A.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B.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C.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D.既没有价值又没有使用价值。【下面是参考答案与解析。如果你认为题目或解析有误,可点这里给我们纠错。】1.答案:D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故A项错误。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而南方谈话的时间是1992年,故B项说法错误。1985年,邓小平同志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故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2.答案:B解析:党的思想路线又叫做党的认识路线。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核心是实事求是,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3.答案:A解析:唯物辩证法又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指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理论,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故正确答案为A。4.答案:CD解析: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形态的性质,主要是取决于该社会国家政权的性质和经济基础的性质。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D项。5.答案:C解析:废铁、废塑料制品中也凝聚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有价值。还能被利用,有使用价值。故本题选C。本题相关知识点: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是构成商品的因素之一,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反之,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物品的自然属性。更多习题练习:2017年公务员考试实战题库。

篇十三: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P>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理论被写入党章是在〔B〕.

  A.党的十二大上B.党的十五大上

  C.党的十四大上D.党的十三大上

  2.首先对"实事求是"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并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B〕.

  A.李大钊B.

  C.刘少奇D.

  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是〔B〕.

  A.党的十一大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三大

  4.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A〕.

  A.生产力发展B.生产关系成熟

  C.上层建筑完善D.法制健全

  5.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D〕.

  A.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的讲话》中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C.党的十四大报告中

  D.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1/5

  6.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B〕.A.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B.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发达阶段7.明确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在〔D〕.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D.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8.首次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A〕.A.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B.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C.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D.1980年《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9.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的精髓是〔B〕.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原则D.革命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理论特征

  2/5

  10.1980年5月,提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A〕.

  A.社会主义的本质B.社会主义的原则C.社会主义的目标D.社会主义的特征二、多项选择题1.理论产生的国内社会历史条件有〔CD〕.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C.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D.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2.理论的重要的基本问题是〔AB〕.A.什么是社会主义B.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怎样发展生产力D.怎样实现共同富裕3.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因为理论〔ABD〕.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C.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了新的科学判断D.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4.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是〔AB〕.

  3/5

  A.共同富裕B.不搞两极分化C.消灭剥削阶级D.消灭剥削制度5.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提出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共有五次,其中正确的有〔ABCD〕.A.新##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B.从新##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ABCD〕.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C.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D.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7.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全面改革初步展开的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ABCD〕.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ABCD〕.A.突破社会主义单一模式的束缚的结果B.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线的具体表现

  4/5

  C.批判和反思我们照搬苏联模式的后果的产物D.从中国自己的国情出发的结果

  5/5

篇十四: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P>  义务和权利27关于预备党员转正的说法正确的是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28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9马克思列宁主义30认清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是正确提出和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是推进改革和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2020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业考试题及答案

  1、“三会一课”是党的基层党支部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三会”是指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一课”就是指定期听取党课。对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人民群众不能“灌输”共产主义思想的原理。错

  3、《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规定,申诉权是党员的一项重要权利。对

  4、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必须经过若干代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长期不懈地奋斗,才能最终实现。对

  5、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的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对

  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错

  7、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路线。对

  8、《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党组织对党员的鉴定、结论和处分决定,可以不与本人见面。错

  9、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根本问题。对

  10、《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每个党员都必须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并同泄露党和国家机密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对

  11、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因此即使党员犯了严重错误,也不能提前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错

  1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对

  13、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错

  14、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遇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对

  15、《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党的各级组织、各部门、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地、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错

  16、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应该积极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对

  17、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对

  18、“三个代表”科学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对

  19、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违反有关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精神药品或者其他违禁品的,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对

  20、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

  21、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________。B、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2、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________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

  D、五年

  2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由________负责解释。D、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4、1949年10月1日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25、“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是党章规定的党员的________条件之一。B、基本

  26、党章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党员的________,是党员基本条件的具体化,也是党员合格与否的具体衡量标准。C、义务和权利

  27、关于预备党员转正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C、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28、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________。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9、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础。A、马克思列宁主义

  30、认清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________,是正确提出和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是推进改革和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A、历史阶段

  31、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中指出,以________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B、经济建设

  32、《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对于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采取明哲保身的自由主义态度,不制止,不争辩,不斗争,躲闪回避,就是放弃了共产党员的战斗责任,就是缺乏________的表现。

  B、党性

  33、________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A、创新

  3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________,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D、立党为公

  35、民主集中制是________。B、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现结合

  36、《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________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之一。C、集体领导

  37、________是大学生预备党员党性修养的首要途径。B、学习求知

  38、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严明组织纪律的政党,每一个党员都要具有纪律修养,下面不属于党的纪律的是:________。C、交友纪律

  39、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________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B、两年

  40、党的纲领是一个政党根据其所代表的________而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路线。

  A、阶级利益

  41、《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必须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________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党纪国法

  42、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贯穿________的思想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3、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是________。A、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主要是________。A、由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45、支部大会讨论________预备党员转正,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A、两个或两个以上

  46、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守、不懈追求和努力实践的根本价值准则是________。

  A、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7、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________。B、一年

  48、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应采取________方式进行表决。D、举手或无记名投票

  4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________。

  D、科学发展观50、在我们党极不平凡的历史征程中,有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也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其中,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是________。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推荐访问:党的十三大报告的题目是 题目 报告 十三大

版权所有:九力公文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九力公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九力公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苏ICP备13036920号-1